我国科技创新在“十三五”期间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
10月21日-27日由科技部主办的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举行,该展集中展示了“十三五”以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所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
胃肠病学研究所兰平教授团队联合广州市康立明生物公司自主研发的“肠癌早诊早筛粪便DNA快速诊断试剂盒”,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代表成果亮相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作为唯一一款参展的肿瘤早筛产品,在“社会发展”展区的“健康中国”板块中进行展示,吸引了不少参展嘉宾的驻足关注。
结直肠癌在我国发病呈现迅猛增长态势,已跃居常见肿瘤的第二位,作为最适合早期筛查的癌症之一,早诊早治大大提升了疗效,降低了肿瘤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具有良好卫生经济学效益。
科技的进步和创新始终应该以服务更广大的人民群众为目的。
兰平教授团队前期在结直肠癌的诊治方面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在饮食和药物预防、肿瘤早诊早筛、肠镜质量提升、肿瘤综合防治等方面产生了系列成果
早期发现结直肠癌对改善疾病预后至关重要,相比传统的结直肠癌筛查方式如粪便潜血试验和结肠镜检查,该次参展的粪便DNA检测试剂盒通过检测少量粪便样本中的人类SDC2基因甲基化状态可达到对结直肠癌和腺瘤性息肉进行早期诊断的目的。
在前期临床试验其特异性为97.85%,敏感性为84.22%,总符合率为93.65%,对早期发现肠道病变、早期诊断结直肠癌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且由于其仅需要少量粪便样本,具有无创性的优势。
得益于其高准确性、无创性的优点,目前作为我国首个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的肠癌粪便DNA检测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已完成临床应用超20万例。
在结直肠肿瘤的早诊早筛方面,兰平教授团队牵头/参与制定了《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等多个国家指南和专家共识。
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目前在广州、上海、天津、浙江等地建立了近5万人的结直肠肿瘤筛查队列,主持开展了多个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并基于此开展了针对结直肠肿瘤从早筛、内镜质控到干预的一系列研究,推动了多地区建立自上而下的筛查体系,建全我国的筛查干预方案,并推进了基层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的早筛专业能力的提升。
今后,团队将继续以“提高结直肠肿瘤早诊早筛,提升结直肠肿瘤综合防治水平”为目标,依托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和国家基因库等平台,在防、诊、治等方面利用高通量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探索早期诊断、疗效评估和复发监测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手段,开展高质量多中心临床研究,助力“健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