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盆腔恶性肿瘤放射性肠道损伤预防与规范化治疗学术研讨会成功举行

发布日期:2018-07-13
        放射性肠病是指盆腹腔恶性肿瘤接受放疗后出现放射性肠道损伤,其中以慢性放射性肠病尤其难以治疗,其发生率约5~20%。根据国家癌症中心的最新统计数据,我国每年新增盆腔恶性肿瘤约73万例,由此带来的放射性肠病诊治压力也日益增加。慢性放射性肠病因其症状的多样性及非特异性、辅助检查的局限性,使得临床诊断难度增加,诊疗迁延,最后常出现如大出血、直肠坏死、穿孔等各种严重并发症。
         为提高临床医生对放射性肠病的认识及预防与诊治水平, 6月29日,由我院结直肠外科牵头的“首届盆腔恶性肿瘤放射性肠道损伤预防与规范化治疗学术研讨会”顺利举行。会议邀请了我院放疗科、孙逸仙纪念医院放疗科及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的专家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 
        会议首先由我院副院长、结直肠外科主任王磊教授致欢迎辞。王磊教授表示,目前国内盆腔恶性肿瘤放疗后导致的放射性肠道损伤诊治形式研究,每年新增的急性盆腔放射性损伤患者可达15-20万,慢性盆腔放射性损伤患者4-6万,诊治形势十分严峻。肠道放射性损伤后可出现慢性放射性肠病、肠炎,病变程进行性加重过程,其症状多样、非特异,诊治难度大,易出现肠道大出血、穿孔、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而目前国内外尚缺乏规范化的诊疗措施。我院关注盆腔放射性损伤的规范化诊治研究已达十年,对该病的发生发展及预防诊治开展了大量的工作,许多研究成果均受到国内及国际同行一致认可。
        马腾辉博士代表王磊教授团队汇报了我院近十年来在放射性肠病诊治中取得的研究成果,向放疗科的专家展示了我院团队处理复杂放射性肠病的丰富经验,如:在国际上首次将直肠超声检查用于慢性放射性肠病的诊断及病情评估;对轻中度直肠出血、中重度出血、重度顽固性出血分别采用以粘膜保护剂为基础的复方制剂保留灌肠、改良的甲醛局部灌注止血法及近端结肠造口术的“升阶梯”治疗策略;对晚期并发症的患者行改良Parks手术;对接受新辅助放化疗的直肠癌患者创新性采用“近侧扩大切除术”(天河术)以减少术后吻合口并发症风险等研究。




         王怀明博士则从饮食管理及营养支持治疗方面进行了分享,介绍了放射性肠病患者营养不良的风险筛查方法、具体营养支持治疗方式及针对患者的个性化饮食指导;袁紫旭博士汇报了科室正在开展的重度出血性放射性肠病的前瞻性临床研究——横结肠造口转流,该方法控制重度出血性放射性肠病的有效率高达94%。
         放射治疗方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放疗科白守成教授从机制层面探讨了放射性肠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总结了放疗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放射性肠炎造成的屏障损伤及发生的分子机制,并从治疗因素和病人因素两方面详细介绍了放射性肠炎的影响因素。
        我院放疗科郑坚主任介绍了盆腔放疗技术的具体演变过程,阐述了国内外放疗科专家几十年来在预防放射性肠道损伤方面所作的努力,以及技术的不断改进。
        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叶伟军教授汇报了“影像引导自适应后装放疗在妇科肿瘤中的应用”,向大家展示了其在处理许多高难度、局部晚期的妇科恶性肿瘤的精准后装放疗经验及其对正常组织器官的保护效果。
        最后,胃肠外科与放疗科双方专家从各自领域的优势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共同探讨双方在盆腔放射性损伤预防与精准治疗方面有望开展的合作课题。
        本次学术研讨会为国内在盆腔放射性损伤领域的首次多学科交流,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对促进广大医务工作者在盆腔恶性肿瘤放射性肠道损伤的认识与防治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王磊教授简介